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68篇
电工技术   466篇
综合类   177篇
化学工业   598篇
金属工艺   700篇
机械仪表   76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86篇
能源动力   86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8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2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9篇
冶金工业   593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基于M型锶六角铁氧体的高各向异性场,采用HFSS软件设计了中心频率在28.2GHz的自偏置边导模隔离器。仿真结果表明,在28.2GHz附近,插入损耗为6dB,隔离度大于38dB,20dB以下隔离带宽约为3.5GHz。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SrM六角铁氧体材料基片并用丝网印刷工艺实现基片上的微带电路,根据设计的结构参数制备了自偏置边导模隔离器。测试结果表明,该自偏置隔离器在27~29GHz范围内,表现出强烈的非互易性,插入损耗小于10dB,最大隔离度大于45dB。由于不需要外加偏置磁场,器件实现了小型化,宽频带,仿真与实测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52.
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小线宽石榴石多晶铁氧体材料,用压缩空气吹磨法和研磨膏研磨法对石榴石小球表面进行了抛光,按GB9633(等同采用IEC60556)标准)在9.37GHz下测量了小线宽石榴石铁氧体材料的铁磁共振线宽ΔH。讨论了ΔH与抛光粉粒度的关系,比较了压缩空气法与研磨法的抛光效果。在7?30℃环境温度区间,测量了小线宽材料的ΔH随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3.
袁聪  蒲舸  高杰  贾帅辉 《化工学报》2022,73(3):1359-1368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Fe2O4载氧体以及Ni、Ce、K修饰的BaFe2O4载氧体,筛选出最佳载氧体为10%(质量)K修饰的BaFe2O4载氧体(10K-BF),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H2-TPR、XRD、SEM、BET对载氧体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Ce、K的添加均提高了载氧体的合成气产率,10K-BF载氧体在水蒸气与生物质质量比(S/B)等于3,过氧系数α=0.20,反应温度800℃时,气化效果最好,合成气产率1.864 m3/(kg Biomass),氢气产率1.038 m3/(kg Biomass),碳转化率90.49%,积炭率1.33%,10次循环后仍有较高的气体产率及碳转化率。H2-TPR表明10K-BF载氧体在300℃开始释氧,在生物质热解的初始阶段即可参与反应,有利于焦油的裂解;XRD表明10K-BF载氧体再生后可以恢复部分尖晶石结构。  相似文献   
54.
以Fe(NO3)3-Ba(NO3)2-CO(NH2)2-酚醛树脂-硅烷偶联剂KH550为反应体系,采用低温自反应淬熄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微/纳米钡铁氧体空心复相陶瓷微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及高速摄影技术测定了热处理前后微纳米钡铁氧体空心复相陶瓷微珠的形貌、结构及组成,并研究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空心复相陶瓷微珠粒径为0.59至27.1μm,主要为非晶态;热处理后复相陶瓷微珠由六角晶型的Ba3Fe32O51、BaFe12O19和Ba5Fe14O26组成,且表现出片晶与固溶体相互交叉的现象。特殊的试验条件使得团聚粉粒子在火焰场中飞行过程中在受热蓄能阶段、热释放阶段、后燃烧阶段与快速凝固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反应机理,从而使得尺寸细化,具有较微米级微珠不同的本征参数。  相似文献   
55.
以氧化石墨烯,Co(NO3)2·6H2O和Fe(NO3)3·9H2O为离子源利用水热法一步制备磁性石墨烯(Co Fe2O4-h GO),用磺酸重氮盐将其重氮化制得磺酸磁性石墨烯固体酸,采用FT-IR、XRD、VSM和酸碱反滴定法测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链接石墨烯的Co Fe2O4为单相立方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为27 nm,饱和比磁化强度MS为29.7 A·m2/kg,其表面酸量为2.7 mmol/g。用乙酸与正己醇的酯化反应初步评估其催化性能:在90℃,乙酸与正丁醇摩尔比为1∶1,催化剂用量为3wt%,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乙酸转化率为59.1%。  相似文献   
5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铁氧体Cu x Zn1-x Fe2O4。利用XRD,SEM对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尖晶石型铁氧体,形貌呈规则颗粒,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可使样品粒径减小。通过对甲基橙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Cu2+掺杂可加快甲基橙降解速率,少量掺杂的Cu x Zn1-x Fe2O4样品,光催化活性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含钴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体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溶剂萃取法、膜分离法、生物法等,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指出多种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将是含钴废水处理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8.
BiFeO3 thin films, specifically those fabricated by chemical solution deposition, suffer from severe leakage that hinder the acquirements of their intrinsic high polarizations and are thus normally not considered for use in practical electronics. The controlled fabrication of thin films with reduced leakag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present work, BiFeO3 films (with thicknesses below ~300 nm), assisted by an interfacial amorphous layer, were fabricated by chemical solution deposition on Pt/Ti/SiO2/Si substrates. This facile method facilitates the growth of the mentioned amorphous layer, and the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obtained films were greatly enhanced. The conducting mechanisms of both types of thin film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designed interface. The results not only advance the potential use of BiFeO3 thin films in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but also promote chemical solution deposition as a promising methodology for the fabrication of high-quality ferroelectric films with compressed leakage.  相似文献   
59.
采用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维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Fe_(1.98)RE_(0.02)O_4(RE=Pr,Nd,Sm)纳米丝表面光滑、直径均匀、连续,直径约60nm。掺杂Pr~(3+),Nd~(3+),Sm~(3+)均没有改变NiFe204的尖晶石结构,掺杂均降低了NiFe_2O_4的结晶度,晶粒尺寸D从44.8nm减小到33.8nm。NiFe_(1.98)RE~(0.02)O_4 (RE=Pr,Nd,Sm)纳米丝都表现出软磁特性。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的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39.58,41.10,34.23 A·m~2/kg;矫顽力(H_c)分别为14119.2, 13678.4,15937.6 A/m;其中NiFe_(1.98)Nd_(0.02)O_4纳米丝的M_s (41.10 A·m~2/kg)最大,矫顽力H_c(13678.4A/m)最小,软磁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0.
采用MOCVD工艺在微米级Ni0.4Zn0.2Mn0.4Ce0.06Fe1.94O4(NZMCF)表面原位生长了纳米级羰基铁(CI)壳层,通过控制沉积温度,调控核壳形貌和吸波性能,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NZMCF -CI复合吸波剂,利用XRD、SEM、EDS及VNA等分析手段,重点研究了沉积温度对NZMCF -CI核壳粉体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沉积温度,可以有效调控核壳粉体的形貌,进而调控吸波性能。沉积温度为220 ℃,NZMCF-CI核壳粉体具有最佳的形貌及吸波性能。利用测得的同轴环样品的电磁参数,计算出NZMCF -CI涂层在厚度为1.8 mm时,反射率最小值为-39.9 dB,小于-10 dB的吸波带宽为14.2 GHz(3.8~18 GHz)。涂层厚度为0.8~2.6mm时,在3.2~ 18 GHz均能实现最小反射率低于-20 dB,在2.5~18 GHz均能实现最小反射率低于-10 dB。仅需要调整厚度,即可以实现2~18 GHz内良好的吸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